想买《离开学术界:实验指南》几个月了,害怕血淋淋但又忍不住好奇。昨天中午刚好收到,傍晚和晚上闲着没事翻完了。
好像一直以来,都特别喜欢找人问出口。但其实自己心里早就有答案,却还总要装模作样地列模型劝服自己三思,总是想找不同的人反复验证自己的选择没有错。好像一定要有一些人肯定,自己才有勇气往前走。但我好像突然忘了,自己才应该是人生旅程的掌舵者,并且寻找本身其实从来不是能用“对/错&成/败”轻易划分的。况且我又有什么好失去的呢?不管怎么走,我都只会获得更加深厚的生命体验。
那天找老师聊的时候,我说大四的时候写毕业论文特别想读来着,但是这一年多来我好像反倒没有那么强烈的想法。老师说那你觉得为什么呢。我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是我看到了某位前辈的状态很不好,我觉得继续读的不确定性太大了,太害怕了blahblah。但其实还不算是最根本的原因吧。
本科四年级的时候,那似乎是一个已经被高歌送进历史的时期,做毕设是唯一能让我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且有意义感的事情,每天起床想着能够继续推进一步就特别开心。现在来看,那似乎是基于一种本能,而一年后的犹豫则更多是来自现实环境观望。来到硕士阶段,当某些任课老师、熟识的学姐学长、朋友期望我去读个博士学位的时候,我反倒摇摆了。我能有犹豫的资格,最当也是基础,得感谢父母从未让我吃什么经济压力的苦,并且完全放心我任意成长。从职业的发展和道路来看,如果我读的话,毫无疑问,是想要进高校并且走学术道路;如果不走学术道路,那我其实在硕士毕业的时候也可以进入赛道。而后者,我显然没什么意愿,要不然也不会基本从不花时间。
抛开很多外在因素不谈,诚实面对自己,想继续读的最核心的诉求是训练自己的洞察力和提升自己的思维。不断追问,读博是否能够带给我这一真正想要的东西。核心点在于,我会认为现在的学术氛围看来更像是套八股,用西方的概念把原本很简单的事情换一种更加高级的、普通人听不懂的说法,绕来绕去,包装成一篇看似高大上的文章出来。我会觉得很多研究都是在解构以前的东西,而不是去思考和提出一些新的东西。但其实,就算知道这不是一个好环境,我还是很想跳进去,想着这其实不是哪一个体独自面临的境况。我只是需要不那么飘飘然,应该认识到读博,应该只是一种路径,是将意愿和价值观结合的一种工作模式,而不是目的或者人生理想。
希望自己更坚定一下吧!然后继续铺路吧。
#思绪最后一次修改于 2024-03-07